清明节日期为什么不固定

挽救爱情

  ?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不固定 ,建国后由于破除迷信,已不统一是4月4日过清明节。
农历清明节历史悠久,远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,测定出了“清明”节气。
据历书记载,到了公元前476年的这一天,正好是中国的春秋时期,这年的4月4日,晋国的大夫关在清明这一天率领下属奔赴黄河边的商丘,埋葬了一个叫做介子推的忠臣。
关将士念念不舍在土堆坟头插上了旌幡和翠柳,上面挂了清香,又烧了许多钱帛纸衣什物。
4月4日这一天是清明节,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尊敬,每到这一天,人民就不再烧香烧纸了,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烧香烧纸的,可惜的是,历史无法考证。
到了1958年,公社化时代,实行“去夫份化”,清明节不再烧香烧纸,提前半个多月进行。
1958年清明可以忽略公历的周期性,清明可以在4月5日、4月6日、4月7日、4月8日、4月9日过,如当年为闰年,则按实际时间过也就是了。
清明原来的名称是寒食节,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盛行。
它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节日 清明草是一种野草,其外形上和麦子接近,《封神榜》与《封神演义》中多次提及。
杏黄色的花朵极为明艳,正如它的别名所描绘的那样,清明草一旦遇到阳光便会摇曳生姿,犹如舞女澄澈的目光般明媚。
传说这种清明草的根极为罕见,吃了它的人能百病不侵、延年益寿。
只是它在云贵高原种植困难,因为海拔较高,雨水和气候都比普通旱地少很多,死亡率太高。
《帝王世纪》曰:“太原蝗灾,民牡而死,平路藉藉然有鬼车之蹈迹”。
可见这清明草及其源头的祥瑞之兆流传之广。
这清明草,可食可用,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在民间流传很广。
有一位隋代太医专门行医到巴蜀一带,在这山路上碰到一位饥肠漉漉的巴蜀猎人。
隋太医心善,便将带来的清明草热心赠给他。
后来,有一位朝廷功臣追慕这个梦想,到巴蜀寻找到了清明草品种,供奉把玩于宫中。
历史上并发生了有趣的故事,那位隋代太医因事被贬到巴蜀之地去做官,于是特意

标签: 挽救爱情